趣味话题

INTERSTING TOPIC

ZXQB7V%[XMTO%X3])Z5MEIF.png

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过完元宵节,中国的年才算真正过完了。元宵节的习俗很多,闹花灯是主打戏。宋代诗人辛弃疾曾有一首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如今元宵节的花灯种类可谓是琳琅满目。现代花灯艺术在发展中已经逐渐脱离传统花灯的做法,创新出具有地方独特风味的艺术品。现代花灯中的光源有蜡烛,但更多的是灯泡,以增强花灯的亮度。而在古代,人们日常所用的燃灯原料主要是烛和油。

战国至秦朝时期照明时的燃料,是一种可以置立的易燃“烛”。对当时“烛”的制作和材料,贾公彦疏:“以苇为中心,以布缠之,饴密灌之,若今蜡烛。”据此可知,当时所谓的“烛”,一开始不过是一种由易燃的苇一类的细草或含油质较高的松和竹等的细树枝束成的火把而已。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有秦始皇入葬“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的记载。

在两汉时期则出现了加捻来照明的油灯,最常见的灯具是豆形灯。在此时期,已经出现利用凝固点较低的动物油脂作为油质燃料,例如牛油。在我国东汉以前,照明用的脂膏多为动物的脂膏。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用作照明的燃料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以前的动物油脂外,植物油和蜡烛成为主要照明材料,把石油当做照明燃料也已出现。中国蜡烛的原料有黄蜡、白蜡等多种。黄蜡是蜂蜡,是由工蜂腹部蜡腺分泌出来的一种蜡,为构成蜂巢的主要成分。白蜡是白蜡虫分泌的蜡。这在唐代一些墓室中的壁画上也常有反映。

到了明清两代,照明燃料就更加丰富,对石油和植物油的利用也更加普遍。除陕北一带外,在西南也出现了用石油燃灯的事例,并对榨油用具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表述:把洁净的桕子整个放入饭甑里蒸煮,蒸好后倒入臼内舂捣。臼约一尺五寸深,碓身是用石块制造的,不用铁嘴,只要采取深山中竖实而细滑的石块琢制就行。经舂捣使桕子核外包裹的蜡质层全部脱落,把蜡质层筛掉放在盘里再蒸,然后包裹后再舂榨。使桕子外面的蜡质层脱落后,里面核子就是黑子实,用一座不怕火烧的冷滑小石磨,周围堆满烧红的炭火烘热,将黑色子实逐把投入快磨。磨破以后,就用风力吹掉黑壳,剩下的全是白色的仁。将这种仁碾碎上蒸之后,用前面的方法包裹入榨。榨出的叫“水油”,清亮无比,盛入小灯盏中,用一根灯心草就可点到天明,其他的清油都比不上它。

明清时期,人们在长期总结制蜡和用蜡中的经验,使蜡烛的取材更为丰富,随着大量植物油成为制造蜡烛的原料,蜡烛从宫廷逐渐走向了中下层社会。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详细介绍用皮油制造蜡烛的方法:将苦竹筒破成两半,在水里煮胀(否则会带皮油)后,加上小竹篾箍固定,用尖嘴铁杓装油灌入筒中,再把烛芯插进去,便成一到蜡烛。过一会待蜡烛冻结后,顺筒捋脱篾箍,打开竹筒,将烛取出。另一种方法是把小木棒削成蜡烛的模型,裁一张纸,卷在上面做成纸筒。然后将皮油灌入纸筒,也就结成一根蜡烛。这种蜡烛无论风吹尘盖,经过冷天和热天,都不会变坏。

油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如今,大多数人早已舍弃了油灯或蜡烛,享受着电灯。虽然燃灯已经脱离了实用的具体需求,却烘托了特定时代的盛世,也成就了千古流传的民族特色。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随着一年一度元宵佳节的到来,不妨点上一盏花灯,感受这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习俗。